隨著我國的發展速度加快,針對基礎建設一類的需求也日益增加。城市地鐵、鐵路施工單位改善了路線技術指標、縮短了路程和行車時間,提高了運營效益,不但加大施工單位的建設力度;然而施工單位建設造價高、運營管理相對復雜,所以各地對施工單位的建設都十分重視,不敢掉以輕心。
這一類的大型的施工一旦出現責任事故都是嚴峻重大的,所以近幾年社會各界以及政府單位對施工的安全越來越重視。那么對于施工單位方面應該如何提高安全監管落后的管理模式、從而實現智能化、現代化、信息化的轉型升級呢?這成為了需要管理者去研究的重要課題。
工地定位考勤系統不僅僅是簡單的上班考勤記錄系統,還包括另外的功能,例如區域定位、安全預警、災后急救、日常管理等,是目前國內技術領先、專業化設計的現場監測系統。通過該系統可以準確掌握現場人員的位置,以及施工設備的運動軌跡。一旦有突發情況發生時,救援人員可根據該系統的高精度定位來判斷相關人員的位置情況,采取及時的救援措施,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。這個功能的完善大大提高工地安全性,進一步加強管理者對現場情況的控制。
工作原理:
有源射頻卡:施工人員或工作人員隨身攜帶,一般在施工人員的皮帶或安全帽上??ㄉ嫌须p向和單向的:單向的智能發送自身的ID號,雙向的不但可以給監控中心發信息,監控中心也可以給每個施工人員發信息,同時雙向卡有一個按鈕和指示燈,可以在遇到蔚縣的情況下按下緊急按鈕,進行緊急呼救。一般項目如果是以考勤為主,建議使用單項卡;如果系統以考勤和定位為主,建議使用雙向卡。例如:當施工單位里面出現特殊情況時,施工人員只要按一下按鈕,監控中心可以給每個施工人員發信號,也可以群發,通過指示燈完成提示。
讀卡器:不管是在施工單位的內外都需要安裝放置讀卡器,至少在一個系統中需要2臺的。如果時定位,則需要更多。具體要根據施工單位的情況進行安裝。一般的原則時每隔150米安裝一個,也可以在拐彎和一些特殊需要監控的區域進行安裝。
工地人員考勤系統的原理是區域定位,根據每個讀卡器的位置進行定位的,因此定位的精度取決于閱讀器的識別距離,閱讀器的距離是可以通過軟件進行調節的,因此在考慮定位精度的時候也要考慮讀卡的距離和系統的整個成本,也就是說定位精度越高,讀卡識別距離就近,成本就高。
光纖轉換器:把信號與光纖信號進行轉化,擴充傳輸距離當傳輸距離超過600米的話就要用光纖轉換器,通過光纖來傳輸數據。讀卡終端通過轉光纖,最后通過光纖將讀到的數據信息傳到電腦主機上。
電腦主機:安裝在施工單位口不遠處的監控室里,電腦內裝有考勤和定位軟件,通過電腦對施工人員進行監控。它通過串口與終端連接。同時該電腦主機還控制LED屏的顯示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