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
全國服務熱線:15333805669

新聞中心 PRODUCT DISPLAY

范式轉變:條形碼逐漸被遺忘,RFID力爭現時代的主流

來源: 發布時間:2021-08-11 17894 次瀏覽

據零售信息系統公司(Retail Info Systems )稱,隨著零售商普遍采用 RFID 等尖

范式的轉變過程需要時間,而條形碼的演變過程就足以證明這一要點。

條形碼是一種以機器可讀形式直觀地表示數據的流行方法。至于條形碼的概念來源,人們可以追溯到 1932 年。當時華萊士·弗林特 (Wallace Flint) 提出了“零售結賬流程自動化”這一概念。盡管弗林特在通用產品代碼 (UPC) 的開發中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,但由于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,他的想法在近 20 年內尚未實現。通用產品代碼(UPC)長期以來一直印在零售包裝上,用于識別產品。

6.png

(來源:Pexels)

1948 年,費城德雷塞爾理工學院((Drex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)的學生伯納德·西爾弗 (Bernard Silver) 和諾曼·約瑟夫·伍德蘭(Norman Joseph Woodland ) 開始探索在人們結賬時能夠自動讀取產品數據的可行性,于是就重新審視了弗林特提出“條形碼”的這一概念。受到莫爾斯電碼的啟發,兩人提出了一個具有可行性的概念,在一次錯誤的開始之后,他們利用線性和牛眼印刷圖案。也就是說,因為他們把紫外線墨水用在第一個工作系統上,而這種墨水價格昂貴且容易褪色。以至于整個20世紀60 年代,人們持續努力開發一種基于其專利原型的系統。雖說這一模式尚未得到轉變,但已逐漸地形成一種勢頭。

20世紀70年代初,在 IBM、Pitney-Bowes、RCA、National Cash Register 和其他公司聯合開發了一種用于超市的打印、讀取條碼系統之后,條形碼技術于是在商業上得到應用。在 1974 年,即在 Flint提出“條形碼”想法的 40 多年后,俄亥俄州的一家超市安裝第一臺 UPC 掃描儀,箭牌口香糖被選為帶有條形碼的首創產品。其余的都是歷史,隨后,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已經采用基于條形碼的系統,并通過帶有嵌入式機器和相機可讀信息的最佳標記來識別資產。

1.png

(來源:Pexels)

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,條形碼技術在零售、雜貨、醫療保健、航空、體育、制造和郵政服務等許多領域變得無處不在。但近年來,一些替代技術,特別是RFFID技術,已逐漸將條形碼推向了發展邊緣。

image.png

(來源:Pexels)

在零售信息系統公司(Retail Info Systems) 發表的一篇文章中,Link Labs的首席執行官鮑勃·普羅克特(Bob Proctor)概述了為什么零售業一直逐漸遺忘條形碼這一技術。

普羅克特認為,這可以歸結為四個因素:人類犯錯的傾向、圖像識別技術的局限性、新創新技術的到來以及 RFID 在實時、貨架級庫存管理等方面的明顯優勢. “如果條形碼不符合要求,”普羅克托寫道,“那么,其他技術,比如RFID、圖像識別和亞馬遜的 Just Walk Out,結合了計算機視覺、傳感器融合和深度學習技術,讓購物者無需等待就可以帶著他們的商品走出商店,而無需排隊,也無需跟收銀臺或與商店的員工進行互動,換句話說,我們正在收拾條形碼技術的殘局?!?/p>

實時了解哪些商品有是否有庫存以及了解它們位于何處,這樣有助于零售商降低庫存成本,與此同時,還能夠提高零售商管理倉庫的運營效率。當庫存管理的流程被簡化了,公司就能更好地了解消費者行為和偏好,從而有助于大大提高銷售層。條形碼雖說非常有用,但它們根本無法做到 RFID 所能做到的。

由此可見,全行業轉向 RFID 是不可避免的。不過,這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。這項RFID技術自 1945 年就已經存在。當時,萊昂·特雷明發明了一種監聽設備,通過添加了音頻數據,就可以重新傳輸無線電波。

然而,過了半個世紀后,大多數人才知道什么是射頻識別,而且RFID 又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將像今天一樣成為主流。


超碰四虎导航